中国传感器67进口国内MEMS产能过

年9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个中国传感器产业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传感器(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堪称当时对中国传感器产业研究最权威的报告。

报告中,特别提到当时中国传感产业的现状令人担忧,产业空心化现象不容忽视:

“国内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达90%,国产化缺口巨大。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国家重大装备所需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来源:《中国传感器(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

年3月,“十四五”规划发布,将智能传感器重要制造技术——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写入技术项目中。将传感器与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等并列,作为我国建设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发展,许多专家、院士纷纷建言献策,全国各地在推进以智能传感产业园为主体的传感器产业建设,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苏州、无锡、蚌埠、郑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均相继出台地方政策,扶持本地传感产业或建设MEMS中试线,“建长链、补短板”,力求推动并形成产业发展新高地和新亮点,中国传感器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如今,距《蓝皮书》数据采集时间已过去5年,我国传感产业最新的现状如何?传感器80%靠进口的情况有所改变吗?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目前中国传感产业有哪些新的问题?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哪些技术工艺是短板或被“卡脖子”?为什么要建设“传感谷”?MEMS产线是否产能过剩?国产传感器低端内卷过度?……带着许多疑问,此前的SensorShenzhen上,本网编辑对我国传感产业知名专家——九三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郭源生教授,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深度专访与交流,经整理与大家分享。

本文,将独家一手信息,为您介绍当前中国传感产业发展现状。因访谈内容较多、较深入,主要有如下观点,可按需阅读。

↓↓↓向下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bathtub.net/ywdjtbx/10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