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工程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小微企业、高校院所而言,研发阶段电子器件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是长期存在的痛点之一。这些问题,在西安医院的项目研制过程中同样存在。但是,在陕西电子器件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的3D打印技术支持下,西安医院实现了电路板组件的快速打印,其研制项目也缩短了近一个月的产品开发周期。
相较于传统蚀刻电路板工艺的曝光显影、化学镀铜、蚀刻、叠层、机械钻孔等多个流程,3D打印只需将设计文件导入机器,即可一体化快速打印出所需的电子器件。同时,因目前国内较成熟的电子器件传统制造工艺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对位于陕西西安的西安医院而言,选择传统工艺就意味着样品邮寄时间长、反复沟通修改成本高等问题,所以,陕西电子器件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服务,可谓是有效解决了西安医院电子器件制造产品研制阶段快速迭代的问题。
位于西安高新区嘉会坊的陕西电子器件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是陕西省内首家为电子工程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电子器件产品试制、开发、测试和咨询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能“一站式”提供基于电路和结构一体化的样品开发、快速迭代等技术服务。近日,记者走进该平台,了解平台的服务模式和创新优势,揭开电子器件增材制造技术的神秘面纱。
“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实现产品制造“从0到1”
有人形象地说:“3D打印时代,万物皆可打印。”那么,陕西电子器件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的3D打印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大到航空航天领域的金属燃油喷嘴、支架,汽车行业的大型结构件、散热系统,小到各式细微复杂的电路板、电阻电容器件、传感器,甚至是突破传统工艺成型难题,将传感器、功能天线集成在3D塑料、陶瓷、金属结构上,并一体化制造出的曲面智能头盔……在平台展厅里,记者看到了一系列外观精美、结构复杂、形状不一的电子器件3D打印产品样品,这些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智能制造能多个领域的产品,均采用神奇的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
走进平台生产车间,多台3D打印设备正在工作。平台负责人、西安瑞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恩怀介绍,目前平台拥有精密电子器件增材制造设备、选择性熔化设备、高温树脂成型设备等快速制造类设备20台套,能够对外提供天线、电路板、电阻电容器件、传感器等电子器件快速原型制造服务。
相较于传统工艺,3D打印工艺不仅可定制、易共形、易成型、成本低,而且按需打印,显著减少了材料的损耗,适合小批量生产。而与其他3D打印平台相比,陕西电子器件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能“一站式”完成产品树脂外观、金属内部构件、核心电子器件的全部打印工作,同时以3D打印独有的“一体化”制造方式简化工艺流程,将研制及测试周期从几个月或几周缩短至数天。
这样“一体化、一站式”解决产品制造“从0到1”的服务模式,既能帮助企业节省原材料成本,又能缩短工期。“还有一些电子器件,是传统方式不好做或做不了的,比如曲面的、不规则的,或者某项目的关键部件等,通过3D打印技术‘一步’制造都能实现”,尹恩怀表示。
平台的服务流程也非常灵活快捷。记者了解到,企业只需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文件上传至平台网站(WWW.sp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