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也被称作“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
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
国内研究资料显示,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很多种疾病,几乎遍布身体的所有系统和器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身疾病:
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呕吐、肥胖病、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病或低血压病、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神经性心绞痛、偏头痛、雷诺病、心脏神经症等;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功能性胸痛等;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糖尿病、肥胖症、低血糖、阿狄森病等;
神经系统
肌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痉挛性疾病、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泌尿系统
遗尿、阳痿、月经紊乱、经前紧张症、原发性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功能性不孕症等;
骨骼肌肉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征、腰背部肌肉疼、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
皮肤
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瘙痒症、慢性湿疹、斑秃、银屑病、牛皮癣、多汗症等;
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眼睑痉挛、癌症和肥胖症等。
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情绪影响下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除了注意躯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外,还要注意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那么,对个人来讲,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锻炼应对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具有良好的求医行为,对于预防心身疾病就十分重要。
平时可以借助运动、娱乐、与家人朋友沟通或心理咨询等方式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心身平衡,从而防病于未然。
总之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从来都是一对紧密相联的灵魂伴侣,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互相影响,共同进退。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心理疾病也要防止发病,预防复发。
神经内科“心身疾病门诊”
医生团队-介绍
黄艳: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医院大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主任,年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院、医院等进修神经内科以及精神科。四川省卒中学会理事,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内分泌及糖尿病专科分会委员。
马道琴:主治医师,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大学本科,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先后在成都市心理卫生中心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各种心身疾病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龙俊东:本科学历,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10余年;擅长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脑炎、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治。
黄一: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十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发表学术论文。擅长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管毅: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十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发表学术论文。擅长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撰稿/神经内科
审稿/黄燕马道琴编辑/文化办
精彩推荐
诊疗泌尿疾病,关爱老年健康
高血压日,知晓您的血压
被蜂蜇伤延误治疗可致死!
成功完成一例高龄患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医院成功跻身“医院”
宝宝该不该补维生素D?
心血管内科成功救治九旬心肌梗塞老人
“拆弹专家”及时搞定27岁患者“定时炸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