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的一般保质期是指从产品验收之日起至客户使用之间的保质期。电子设备必须储存在清洁、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室内环境中,仓库应为畅通通道。零部件产品规范是零部件生产线认证和零部件识别的基础之一,也是用户选择和购买零部件的主要依据。
定义电子元件存储期:
存储期ts:组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存储时间从生产完成并检验合格到安装。
有效存储期TVS:在规定的存储环境条件下存储一定质量等级的元件,其批量质量可满足要求的期限。
TBVS基本有效存储期:不考虑组件质量等级的有效存储期。
存储质量系数CSQ:根据组件的不同质量等级,对基本有效存储期进行调整。
超期检查:装机前应进行一系列检查。
继续有效期:在规定的储存环境条件下储存超期复验合格的元件,其批量质量可满足要求的期限。
元器件储存期计算:
通常根据以下原则计算组件储存期的起始日期。
1.二次(补充)筛选后,筛选项目和条件不少于相应的非破坏性检测项目,二次(补充)筛选完成日期或生产日期不超过12个月,可按二次(补充)筛选报告(批准)筛选完成日期计算。
2.元器件上打印的生产日期(或周)代码(号),如进口设备代码,表示年第8周生产;只有年份,没有日期的,按月15日计算(如为周代号,按周四日期计算)。
3.按产品证书上的检验日期计算。
4.提前一个月计算包装容器上的包装日期。
5.按部件验收日期提前两个月计算。如果部件的生产日期可以在验收过程中确定,则应按生产日期计算。
当得到元器件储存期的起始日期时,元器件的储存期是从元器件储存的起始日期到预定装机日期的时间。
好了,以上是关于电子元标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