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益科技是一家建立于年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主要股东有香港伟华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和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
生益科技目前市值大约为亿元,其年年报显示,分拆上市前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覆铜板、粘结片和印制线路板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基本由这两大板块构成。
生益科技在覆铜板行业做到了行业领先,这给分拆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分拆自身独立且优质的资产是成功分拆上市的保障,而生益电子无疑是最好的分拆对象。生益电子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着项发明专利。
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市地对成功分拆上市至关重要,选择不合适的上市地可能会使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付之东流,而一个合适的上市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分拆上市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自年第一例分拆上市案例出现后,到目前国内分拆上市的公司也是屈指可数。
01上市地址的选择
生益电子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7.11亿元、20.54亿元和30.96亿元;净利润则分别约为1.38亿元、2.13亿元和4.4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2.11亿元、3.19亿元和2.63亿元。
从这三个财务指标来看,符合境内资本市场A股主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分拆上市条件。而其中新三板市场交易并不成熟,吸引的投资者也较其他板块少了很多,其融资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满足不了生益电子对于融资的需求。
并且新三板挂牌企业大都估值不高,不符合生益电子良好的市场预期。相对于境内资本市场,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相关制度相对完善。市场及其多元,能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够使生益电子快速募集到研发和扩产所需要的资金。
但母公司生益科技作为一家较早的A股上市公司,虽在境内覆铜板行业遥遥领先,但在境外资本市场仍存在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境外投资者对于生益科技以及生益电子的信息不了解,并不会对其有一个良好的预期,达不到使得母子公司估值合理这一目标。
与此同时,境外上市的费用较境内相比较高,并且存在文化差异、公司制度差异和会计制度不同等问题,分拆生益电子至境外上市显然得不偿失。而反观境内科创板,生益电子分拆至科创板上市具有天然的优势。
自年相关规定颁布后,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境内上市才出现了可能。市场对其母公司生益科技的覆铜板龙头地位早已认可,并且十分看好电子信息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全球目前仍处于缺少芯片的大背景下,加快我国自主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生益电子如若能在所处行业有所建树,必定能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生益科技也同为A股上市公司,两家公司都在A股上市,能大大加强母子公司的知名度,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提升母子公司的市场价值。
生益电子所处行业也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具有所规定的科创属性。而公司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了9.3千万元、1.11亿元和1.42亿元,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47亿元,远远地超过了所规定的万元。
科创板所要求的行业都是我国大力支持的战略性行业,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捧,其融资能力毋庸置疑,能够很好地满足生益电子的融资需求。在科创板全面实行注册制后,公司上市的效率也大大增加,极大地加快了公司上市速度。由此可见,科创板对于生益电子来说无疑是最佳的上市地点。
02上市方式选择分析
目前分拆上市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申请上市、重新搭建VIE架构后再申请上市、借壳上市和介绍上市。被分拆出去的子公司直接上市的话,能够通过上市提升自身知名度,筹集自身发展所需资金,这是目前资本市场最主流的上市方式。
过去受到政策、规定的影响,对申请上市公司审批严格,存在上市门槛高、审批速度慢的问题。而搭建VIE架构再申请分拆上市的情况多出现于受到一定限制的境外上市企业。
借壳上市能够实现公司快速分拆上市,及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要求。但目前壳资源非常的稀缺,导致这种上市方式上市成本较高。而介绍上市不会发行新股,股东的股份也不会被稀释,自然而然这也达不到融资的要求,其目的是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相较之下,直接申请上市程序简单且上市成本低,对于业务独立的生益电子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上市方式。由于介绍上市不会发行新股,难以满足生益电子迫切的融资需求。而壳资源目前非常的稀缺,若采用借壳上市这一方式,那对于急需融资以投入研发和扩大生产的生益电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直接申请上市契合了生益电子所有的需求。科创板全面实行注册制,大大地缩短了公司上市的时间,成本也低了很多。生益科技分拆生益电子科创板上市,如果成功,这将是我国资本市场首个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A股上市的成功案例。
这同时为生益科技和生益电子提升知名度,提高母子公司的整体估值,也为接下来有同样计划的公司提供了参考。其次上市审批流程的大大缩短,能够及时地为生益电子筹集到用于研发中高端印制线路板产品和扩大产能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进一步巩固自身行业地位。所以,直接申请上市是生益电子上市的最佳选择。
03生益科技分拆生益电子上市动因分析
理顺业务结构,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
生益科技作为国内覆铜板行业龙头企业,其涉及的业务范围也十分广阔,从地产开发到市场投资都有所涉猎,但最主要的业务还是覆铜板、粘结片以及印制线路板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母公司生益科技主要从事覆铜板和粘结片相关业务,而其旗下印制线路板等相关业务全部来自于生益电子。母子公司的主营业务各不相同,而生益科技多年来坚持“做大做强覆铜板,原则上不向上、下游扩张”的公司战略。
两家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虽然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但业务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针对印制线路板行业快速更新迭代的特点,生益电子需要建立一套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法。
近年来,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讯电子和汽车电子等相关行业也发展迅猛,从而带动了我国印制线路板行业的飞速发展。由于现在的电子信息产品更新迭代非常的快,相应地要求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也要能够迅速地对市场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
为了使生益科技和生益电子的主业结构更加的清晰、母子公司各自聚焦主营业务,并且贯彻生益科技“做大做强覆铜板”的基本发展战略,将业务以及运营独立的生益电子分拆上市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生益科技在覆铜板行业是龙头企业,分拆生益电子后,能够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覆铜板行业的领先优势,并且也能让生益电子在印制线路板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母子公司避免了同业竞争问题,又能够根据各自行业特点,集中资源发明新技术、生产新型产品,提高母子公司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生益科技是一家在A股上市多年的公司,市场对其公司价值估值偏低,投资者投资热情有限。近些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整体不景气。但印制线路板行业却逆势增长,这主要得益于5G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爆发式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上下游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导致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对生益科技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年至年生益科技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且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
这说明生益科技近些年来正在不断加大投资规模,用于增加研发投入和扩大生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印制线路板行业的竞争激烈。而相较于日益旺盛的投资需求,筹资活动所带来的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除了年,每年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均为负数,这是因为年生益科技取得了较多的借款,并且还发行了债券才获得了足够的资金。并且公司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借款。
虽然短期内能够满足生益科技对于资金的需求,但长期来看会给公司带来其他的问题。债权性资本过多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运营风险。并且借款的可持续性也很难保证,生益科技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连续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根据生益电子的招股说明书可知,生益电子亟需筹集资金用于东城工厂的扩建、吉安工厂的建设和研发投入。
通过分拆生益电子上市,可以使生益电子获得一个独立的融资平台,丰富了其单一的融资渠道,同时生益科技也可以通过出售生益电子股份等方式,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而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以巩固自身行业地位。综上所述,生益科技为了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自身及子公司的发展,选择将生益电子分拆上市。
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分拆上市前,生益电子于年4月成立了新余超益投资管理中心、新余腾益投资管理中心、新余益信投资管理中心和新余联益投资管理中心四家合伙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生益电子管理层与核心员工的持股平台。
生益电子的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骨干人员通过这些平台持有了公司的部分股权,自此公司管理人员个人收入的多少将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息息相关。但是生益电子并非上市企业,公司无法通过公司股价这一量化标准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精确地评价,股权激励也达不到最佳效果。
分拆上市后,生益电子的经营业绩可通过资本市场来衡量,公司的潜在价值将通过股价来体现。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业绩表现越好,管理层人员所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
这样极大地调动了管理层的积极性,减少了其因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