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夏元杨骏
原标题:“拳头”产品给力重庆两大“主战场”势头强助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对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调查
11月30日,在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榜上有名,是我市唯一跻身该榜单的产业集群。
成渝地区特别是重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何以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列?
带着这个问题,重庆日报记者展开采访,了解到iPad和笔记本电脑(简称笔电)是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拳头”产品,且相当给力;重庆两江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两大“主战场”势头强劲,助力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成渝电子产业规模为国内第三全球第十
全球2/3的iPad超半数笔电都是“成渝造”
“这一评选结果合乎情理,体现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速建设,两地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见成效。”市经信委电子处负责人表示,去年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为9.2%,今年1-9月,两地电子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8万亿元,实现了电子信息制造业5个大类、21个中类产品全覆盖,成为国内第三、全球前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
▲近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受访企业供图
比如,在智能终端领域,成渝地区已经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计算机整机生产基地和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目前全球2/3的iPad、超过半数的笔记本电脑,还有10%的智能手机都是“成渝造”。
另外,成渝地区生产的智能投影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5%,其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70%,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军工电子等电子领域,成渝地区也有不少“代表作”。
“两地共同优化服务、搭建平台、育才引才,是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亮眼‘成绩单’的主要原因。”该负责人介绍,特别是有效推动两地产学研等协同资源深度融合,是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截至目前,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合计有从业人员近万人,有规上企业2多家,有核心元器件、卫星导航等院士团队20多个,有电子装备材料、新型显示等省级顶尖团队多个,形成研发、材料、元器件、整机、软件服务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壮芯、亮屏、争器、做核、织网”
两江新区这样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链
此次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通过“抱团”,跻身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那么,重庆自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市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的两江新区,给出这样的答案——
前不久,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锐石创芯MEMS器件生产基地施工现场,工人们在完成封顶的主厂房中,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现场一片抓生产、赶进度的火热景象。
锐石创芯MEMS器件生产基地项目,由4G/5G用MEMS滤波器芯片生产基地和封装测试生产基地共同组成,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两江新区及我市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整体实力。
这个项目是当前两江新区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建设“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的注脚。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主阵地”之一,两江新区已形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完整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围绕‘芯屏器核网’分别进行‘壮芯、亮屏、争器、做核、织网’,是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做法。”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芯片领域,新区着手建成芯片原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条,通过陆续引入恩智浦、世芯电子等重点企业,加速扩大新区“芯”产业版图。
12月2日上午,一台满载电子器件的货车从位于水土新城的电子企业宇隆光电驶出。数分钟后,这台车驶入不远处的重庆京东方大门,车上这批电子器件将在生产线经加工制作为成品后,再被送往两江新区内其他智能终端企业生产线上……
▲近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受访企业供图
这样企业之间相互协同,供应链上下游本地配套,产业链各环节互相配合、顺畅转动,这些场景在两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上已是常态——从新型显示屏为主的“屏”,到智能终端的“器”,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的“核”,以及工业互联网的“网”,在两江新区都已形成“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产品加工+下游应用消纳”的产业格局,搭建起完整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配套体系。
引入众多电子信息头部企业
西永微电园发力集成电路及芯片“新赛道”
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另一个“主阵地”,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西永微电园,同样是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极核”——
这个全国唯一以“微电子”命名的产业园区,让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在此实现“从无到有”,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通过引入中国电科、华润微电子、联合微电子等众多头部企业,带动周边10多个区县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去年,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电子信息企业贡献了全市近10%的规上工业产值、40%的外贸进出口值。
在华润微电子,有这样一条特别的观光通道——通道两侧各有一道透明玻璃墙,能够分别看到8吋和12吋晶圆生产线的建设情况。
华润微电子重庆园区负责人说,硅晶圆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它的直径越大,圆片上可生产的集成电路就越多,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样地,直径越大对硅晶圆的材料和生产技术要求也就越高。
“虽然8吋晶圆生产线与12吋晶圆生产线仅有一个通道的距离,但在技术层面,后者让‘重庆造’功率半导体工艺技术水平实现大跨步提升,向世界一流看齐。”该负责人介绍,这条12吋晶圆生产线,是去年西永微电园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及华润微共同出资建设,预计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月产3万片12吋高端功率器件晶圆产能,与8吋晶圆生产线实现整合统筹发展。
不仅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力,近年西永微电园还布局了芯片“新赛道”。
比如在联合微电子中心,有一条8吋光电融合中试线,这是联合微电子中心建设的光电集成高端特色工艺平台,打破了国外对光电微系统成套工艺的垄断。
联合微电子中心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电路芯片,硅光芯片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能够与微电子工艺相兼容,在5G、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使用价值。这个光电集成高端特色工艺平台,标志着西永微电园在硅基光电子领域已经搭建起国内最前沿的、全链条的试验平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