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正值TCL成立40周年之际,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及TCL联合举办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全球化发展论坛于京举行。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大会中进行题为《产业升级全球布局迈向领先》TCL全球化专题报告,主要从三方面,分享TCL转型升级及全球化经营的实践。
在TCL成立40周年庆生仪式上,亚布力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致辞表示,“TCL四十年是改革开放完整版的缩影,是中国的骄傲。”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TCL四十年来每一步的探索和升级都不容易,但这也恰恰体现了百折不挠、勇往之前的企业家精神。”除此以外,亚布力论坛轮值主席张文中及刘永好、丁健、丁立国、王巍、冷友斌、田溯宁、李建光、黄立等20余位亚布力论坛理事均到场祝贺。
过去40年,TCL坚守实业、不断变革,经历中国经济跃迁全周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这一路,体现了TCL坚持不懈的初心和精神。正如李东生在演讲中说,“做企业,最难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了之后的坚持。”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年是TCL成立40周年。40年前,TCL从一家生产录音磁带的地方企业起步,进入家电和消费电子为主的制造业。经过40年来持续变革创新、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产业,拥有全球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布局,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团。TCL之所以能穿越周期不断突破,其核心就是坚守主业、产业升级、全球布局,不断锤炼核心竞争力。在此,我和大家分享TCL转型升级及全球化经营的实践,希望能对中国制造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借鉴。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电子消费类制造企业转型为高科技企业,TCL跨出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建立华星光电,进入半导体面板产业。这既是基于中国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背景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我们抓住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价值链上游升级的必然选择。
年,在国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促进下,我们决定投资兴建自己的半导体显示企业华星光电。当时我们缺少面板产业的经验,资金、技术、人才也不足,很多人认为TCL成功率不到50%,风险太大。但我认为,当时TCL已经具备上马半导体面板项目的基础条件,投资华星不是赌,而是博,是计算了风险之后的拼搏。做企业,最难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了之后的坚持。
年,投资亿元的华星项目开工建设。仅仅17个月,国内首条自主创新、自主团队、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8.5代线就在深圳竣工投产,并做到“当年达产、当年盈利”。随后十年间,TCL华星以深圳、武汉、惠州、苏州、广州以及印度为基地,共建设了8条面板生产线、4座模组厂,投资金额超亿元。大尺寸面板业务集中在深圳,中小尺寸业务集中在武汉。
在此期间,显示产业经历了几次周期波动和困难,但我们坚韧不拔,攻坚克难,推动华星成长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先企业之一。目前华星产品已覆盖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车载、电竞等高端显示应用领域。年上半年,TCL华星TV面板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小尺寸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前四。TCL华星的效率、效益和经营财务指标也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华星的建立对TCL的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进入彩电产业链上游,掌握核心部件生产能力,建立了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年前,TCL业务主要集中在以彩电为主的电子消费类产品。建立了华星后,TCL挺进了产业链的上游半导体面板产业。TCL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建立了从半导体显示材料、面板、模组到品牌整机再到内容运营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企业。随着TCL华星等国内面板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少屏”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年3月,TCL华星收购了苏州三星显示工厂。标志着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由过去韩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正转变为中国大陆面板企业主导的新格局。
二是引入工业4.0和智能制造,整体工业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TCL通过华星推动制造工厂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建设,向工业4.0转型;通过导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建设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当前,华星已构建出业内首个工业互联整体解决方案,并赋能TCL其他产业,带动TCL科技集团整体转型升级。
三是在技术领域追赶超越,引领未来显示技术的革新浪潮。企业升级转型最重要的动力在于技术创新。TCL华星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柔性印刷OLED、QLED以及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三星显示等国外领先企业已消除技术代差。华星正努力成为引领显示技术变革的领先者。
四是构建产业生态,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布局。生态建设是企业着眼长远,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一环。为推动产业共同进步,TCL与国内外公司积极合作,构建产业生态。TCL还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已牵头组建了“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未来,TCL华星将继续与合作伙伴聚力同行,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生态圈。
二、开辟产业新赛道,构建企业发展新曲线
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TCL始终保持着探索新业务、构建企业发展新曲线的动力。年,TCL开启新一轮变革转型,明确未来将聚焦于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沿泛半导体产业链进行战略布局,并希望在新赛道中寻找增长引擎。
在此战略驱动下,TCL在年收购天津中环集团。中环半导体所在的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产业均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全球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包括光伏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在半导体材料端,中环半导体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硅片生产商,硅片是半导体元器件的核心材料,随着硅片国产化的进程加快,拥有多年积累的中环硅片业务将也迎来发展机遇。
TCL与中环半导体也具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和联动性。TCL所在的半导体显示产业与中环的两个产业同属泛半导体产业链,其整体发展规律、战略资源需求、运营管理逻辑高度相似,同时两者又可以互补。TCL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积淀的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全球化拓展能力,可以延伸、拓展、匹配到中环半导体所在的产业领域。
完成对中环半导体的收购之后,TCL开辟了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的产业新赛道,形成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大业务引擎。这是TCL向智能科技产业集团转型的重要一步。
中环半导体也在TCL推动的体制机制改革、资本结构优化及组织活力的激发下,通过产品技术提升和产能扩充,经营提质增效,企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年上半年,中环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达.6%。
收购中环后,TCL继续沿着电子产业上游挺进。今年3月,注册了TCL微芯半导体公司,该公司将成为TCL半导体业务平台,围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半导体功率器件等领域进行投资、研发的战略布局。我们希望在深耕泛半导体产业多年的基础上,在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寻求新的突破。当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拉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相信半导体芯片的国产化率将不断提高,国家芯片产业链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三、全球化业务持续推进,构建完善的全球产业链布局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TCL还完成了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经营布局与转型。“国际化”是指对外销售、出口产品,而“全球化”是指全球产业布局,包括全球生产、全球营销、全球研发。TCL从22年前的仅有越南生产基地,到如今在全球拥有42个研发机构、32个制造加工基地,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服务用户超过9.6亿。TCL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领先者。
TCL的全球化历程,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早期探索阶段,年,TCL以越南为起点,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以自主品牌开始拓展海外业务。在越南取得成功之后,我们再把业务拓展到东南亚其它国家,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在跨国并购阶段,TCL敢为人先,开展跨国并购。先后兼并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虽然两大国际并购,我们呛了一口水,但使我们学会了游泳。为TCL打开欧美市场,构建全球化布局打下基础;在稳步成长阶段,我们不断提升海外经营能力,凭借建立华星带来的垂直产业链优势,瞄准欧美两大市场,打入主流销售渠道,同时建立起海外本地化的管理、销售及研发团队,带动产品阵型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
当前,TCL正加强全球产业布局。近几年来,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给我们的全球化业务带来挑战,但我们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新趋势、新变化,加快和优化全球化业务布局,在战略上做出了积极调整:
一是坚守北美市场。美国市场是TCL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前,TCL对美出口以国内生产的整机为主。年美国单边加税后,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彩电关税增加7.5%、空调关税增加20%。加税之后,对我们在美国业务冲击很大。我们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通过快速提升墨西哥工厂产能,并加建第二个工厂,优化北美市场产业供应链布局;通过优化渠道和产品结构,探索用户运营的新业务模式,增加业务收益,对冲了一部分关税的成本。年,TCL北美彩电销量达万台,同比增长25.4%,在美国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年上半年,TCL北美全品类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14.3%。
二是调整海外产业链布局,分散经营风险。面对全球经贸摩擦的不断加剧,我们积极调整全球产业布局,在原有海外工厂的基础上新建、扩建多家工厂。年,我们扩建越南工厂。越南工厂将成为中国电视品牌在东南亚投资中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年底,印度华星工厂动工。虽然当前疫情影响印度工厂建设进度,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施工建设。印度华星工厂大尺寸显示模组规划产能为万台,中小尺寸显示模组为万台,可满足战略客户的本土配套需求;年,我们在墨西哥再建新工厂。墨西哥工厂将建立起整机及模组供应能力。随着TCL海外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的调整,经贸摩擦造成的影响将逐步降低。
三是扎根当地,在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近年来,我们与海外当地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以巴西为例,由于巴西进口关税较高,汇率波动大,我们选择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经营。年,我们与巴西家电龙头企业SEMP成立合资公司SEMPTCL,共同建设生产基地、供应链体系和研发体系。凭借TCL的先进技术以及SEMP成熟的销售渠道,TCL品牌巴西本地运营进展顺利,已成为巴西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近两年虽然海外疫情反复,TCL在巴西等拉美新兴市场业务却迅速扩张。年1至8月,TCL在巴西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50%,品牌电视销量在巴西名列第三。TCL还通过在巴西建设工厂,输出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助力当地工业水平的提升,全球化经营已成为TCL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最主要动力。
在当前国际经贸摩擦加剧、新冠疫情反复的背景下,TCL的海外业务逆势上扬。年,TCL(集团)海外业务营收.5亿元,增长27.5%,进口额93.5亿美元,增长79.8%;出口额.2亿美元,增长23.6%。年上半年,TCL智屏全球销售量达万台,同比增长12%,在全球TV市场的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排名均居前三。TCL的全球化布局不仅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强劲增长,更助力国家“双循环”战略落地实施。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是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阵地。面对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TCL将以“全球领先”为战略目标,坚定走变革转型、技术创新之路,争取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集团。未来五年,我们力争将智能显示终端、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做到全球领先;将半导体材料等其他产业做到中国领先或行业领先,为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提供更有力的支撑!